艺术来源于思想与精神



       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说到:“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中国画创作的目的主要不在于物,而在于画家的精神境界。画家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以及如何来表现精神境界,就成为绘画创作的根本问题,人品会影响到画品,画品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艺术家的主体精神,人品与画品的关系在中国特有的哲学与文化观念中产生,有着较为复杂的关系与历史观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二者的关系呢?本期的节目当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陈云先生,将会为大家一一讲述。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福州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    陈  云


中国画的文化一直都是“纸短情长”,

一张纸再大也会有边界,

而“情”却是无限的。

中国画注重学养,

这里的“学养”则是指

画家的修养、素养、修为,

因为中国画讲求意境、意象,

学养不足便难以画出好的中国画,

在某种意义上,

画中国画不是在画画,

而是在画学养,

这也正是画中国画的艺术家

大多都大器晚成的原因,

就是因为中国画画家需要

累积与沉淀深厚的学养,

而后再寄情于书画。



中国画的学习与创作,

更重要的是作为涤荡心胸、

陶冶情操的修身养性方式,

其目的是寻求精神生活的充实,

获得艺术化人生境界的实现。

陈云说:

钻研学问没有捷径可走,

在学问面前,切忌浮躁,

只有潜心修学,甘于寂寞才是正道,

艺术成就也往往垂青于寂寞的耕耘者,

心不清则无以见道,

正如齐白石所言:

“书画乃寂寞之道,以其寂寞,

故可以远乎尘世所染而常保赤子之心,

以其真性情入画”,

可见在精神上

追求“寂寞”尤为重要与可贵。



看过往的中国画大家,

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

石鲁先生的作品,

完全是他们人格的表现,

或平淡自然或激情四射,

画如其人,真实而无虚假无造作。

他们的艺术思想,

正是属于这种中国传统的美学体系,

传统的中国画理论强调与作画相比,

做人更为重要、更为根本。

在艺术作品中,

美固然体现在多方面,

但最高的美,

是作品所展示的精神境界的内美,

是能够经得住时间与历史检验的美。 




画家陈云作品


陈云焦墨作品《浮云载山山欲行》


陈云简笔写意作品《最是诗人隐吟处》


陈云水墨作品《婺源晨雾》








敬请关注



福建竑翯实业有限公司
古琴制作 漆艺产销 影视拍摄 文化传播
福建省竑翯书院
古琴 漆艺 书法 绘画教学 学术讲座



地址:

(文儒坊)竑翯古琴馆:

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文儒坊(古琴、书画教学)
(金山)竑翯书院:

福州市仓山区洪湾北路洪光村(漆艺与斫琴工坊)
书院网址:www.fjshhsy.com
书院微信公众号:fjshhsy
书院新浪微博ID:福建省竑翯书院
竑翯书院电话:18005002895 萧禛老师